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60篇
化学工业   1823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2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8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9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r-PET)、r-PET/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和r-PET/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P(PP-g-GMA)共混物,并研究了共混物组成、熔融温度与时间以及降温速率对共混物非等温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r-PET与PP共混,结晶温度均提高,这与组分间起到异相成核诱导结晶作用有关.r-PET结晶温度随PP-g-MAH用量增加而降低,但受PP-g-GMA用量影响较小;r-PET可提高PP-g-MAH结晶温度,但降低PP-g-GMA结晶温度.熔融温度提高,共混物中PP结晶温度和熔点均降低,r-PET熔融峰形和熔点取决于共混物的熔融温度及界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2.
The polyesterification and isomerization reaction of 1,6-hexane diol and maleic anydride in a melt without catalyst was studied by 13C and 1H n.m.r. spectroscopy. The struc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oligoester species during the polyesterification and isomerization were determined depending o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and configuration of repeating units determined from 1H n.m.r. spectra kinetics of both reactions were also considered. The degree of isomerization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in the investigated reaction range.  相似文献   
43.
王卫卫  邱桂学 《塑料助剂》2007,(5):42-47,51
利用熔融接枝法将马来酸酐(MAH)接枝上聚烯烃弹性体(POE),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探讨了各个因素对POE-g-MAH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方为:50gPOE中加入MAH0.75g,过氧化二异丙苯(DCP):0.125g;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8min。螺杆转速80r/min^-1在此基础上添加第二单体苯乙烯(St),当St与MAH质量比为0.8,接枝率达到1.02%;将POE与接枝产物POE-g-HMA同时作为弹性体改性尼龙6(PA6),研究发现,弹性体含量一定,PA6/弹性体为80/20,POE,弹性体为20%时,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较纯尼龙提高接近8倍,而其他力学性能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44.
mPE-g-MAH对HDPE/木粉复合材料的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废木粉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茂金属聚乙烯(mPE—g-MAH)对复合材料进行增容和增韧,并阐述了它的增容和增韧机理。讨论了mPE—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PE—g—MAH不仅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而且也使材料的弯曲模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当其质量分数为16%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分别由原来的16.2MPa和4.5kJ/m^2提高到30.5MPa和9.8kJ/m^2。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采用过氧化物DCP、将DCP制成母料、在DCP母料中加入分散剂、在加入分散剂的母料中再加入助交联剂MAH(顺丁烯二酸酐)这4种条件下LDPE的交联情况,讨论了DCP的加入量对LDPE交联度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交联度随交联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蒽醌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重要中间体蒽醌的应用以及传统工业生产方法,评价了苯酐法、氧化法及萘醌法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采用苯酐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法或一步法合成蒽醌的研究新进展,认为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可使蒽醌的合成过程绿色化,并可再生重复使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了一步法制备取代2-四氢萘酮的新方法,与常规合成方法相比,该法具有明显的优点:不需要先将羧酸转化成酰氯,避免了三氯化铝以及含氯溶剂的应用,并使催化剂得以循环利用。因此,该方法安全、环保,有望取代常规的付-克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二乙酸亚碘酰苯及羟基对甲苯磺酰氧碘基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碘化苯直接与 2 6 %~ 30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醋酸酐反应 ,合成了二乙酸亚碘酰苯 ,该反应避免直接使用较高浓度的过乙酸 ,且操作简单方便 ,产物收率较好 ,纯度高。同时也可不必分离出二乙酸亚碘酰苯直接加入对甲苯磺酸反应 ,得到羟基对甲苯磺酰氧碘基苯。  相似文献   
49.
刘子超  任天斌  任杰 《塑料》2007,36(1):38-42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淀粉/聚乙烯醇/蒙脱土三元复合材料。通过对力学测试、DSC、SEM、维卡软化点的分析,研究了PVA和酸酐的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吸水率的影响,并讨论了蒙脱土的加入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适量的顺丁烯二酸酐能够降低淀粉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并促使其晶区的破坏,从而改善淀粉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水性,当加入2.5%顺丁烯二酸酐时,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0.54%;随着PVA含量的增加,体系力学性能增强,吸水率降低。蒙脱土的加入改善了其加工性能,并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以及热稳定性。SEM显示,复合材料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较好,淀粉得到良好的塑化。  相似文献   
50.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s of charge‐transfer complex formation and intramolecular fragmentation (side‐chain lactonization) in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tert‐butyl vinyl ether (t‐BVE) with anhydrides of maleic (MA) and citraconic (CA) acids and the structure–thermal behavior relationships of 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1H‐NMR, FTIR, DSC, and TGA analysis methods. It was shown that copolymerization under the chosen conditions proceeded through intramolecular fragmentation with the formation of γ‐lactone units. Side‐chain fragmentation of t‐BVE–MA and t‐BVE–CA copolymers also was confirmed by TGA and DSC analysis.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0: 2455–2463, 2006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